這是一篇由AmethystWu在ptt發表的一篇文章,在studyteacher板引起許多板友的熱烈討論(?)主要是因為「實習閃行政」這句話引起大家的反彈。
其實這類的文章已經出現過許多次,大部分都是在行政實習、教學實習所佔的比率爭執。持贊成一方多認為比率提高能讓豐富自己的經驗,更加瞭解工作內容。想讀書的應自己能找時間讀,不應拿來當推掉實習的理由。持反對的一方希望讀書時間不要被壓迫到,除了想努力準備外,更受「筆試成績高比較重要」的影響。
如果從目標來看,單純想考上正式老師的話,只要有適量的實習似乎就可以了,反而讀書變得很重要。畢竟第一關沒通過的話,有再多的經驗都沒用。只是實習的量是個人主觀的判斷就是了,如果對教甄沒有幫助的工作似乎就不要佔據太多時間。不過持反方的常常把目標設定在「當上理想教師」。我的意思是,他們就人格來看,應該能幫就幫,而不是抱著消極的態度,而且實習經驗豐富後,當上正式老師也更能得心應手。
撇開理想就現實面看來,許多現任教師的教學方式和人格特質也令人感到質疑。我看過事事都推給別人、責任歸在其他人身上的主任,也看過教學效果不好卻把責任完全歸在學生身上,還有行政事務辦得一團糟的組長。我只能說,現在教師甄選考的只有專業知識方面,對於人格特質和現場處理能力等幾乎無法評量。就這點來看,如果只是想考上正式老師,似乎把許多實習工作推掉也站得住角。
就如Maslow的理論,連基本的生存需求(工作)都無法滿足,如何去滿足更高階層的需求呢?
其實這類的文章已經出現過許多次,大部分都是在行政實習、教學實習所佔的比率爭執。持贊成一方多認為比率提高能讓豐富自己的經驗,更加瞭解工作內容。想讀書的應自己能找時間讀,不應拿來當推掉實習的理由。持反對的一方希望讀書時間不要被壓迫到,除了想努力準備外,更受「筆試成績高比較重要」的影響。
如果從目標來看,單純想考上正式老師的話,只要有適量的實習似乎就可以了,反而讀書變得很重要。畢竟第一關沒通過的話,有再多的經驗都沒用。只是實習的量是個人主觀的判斷就是了,如果對教甄沒有幫助的工作似乎就不要佔據太多時間。不過持反方的常常把目標設定在「當上理想教師」。我的意思是,他們就人格來看,應該能幫就幫,而不是抱著消極的態度,而且實習經驗豐富後,當上正式老師也更能得心應手。
撇開理想就現實面看來,許多現任教師的教學方式和人格特質也令人感到質疑。我看過事事都推給別人、責任歸在其他人身上的主任,也看過教學效果不好卻把責任完全歸在學生身上,還有行政事務辦得一團糟的組長。我只能說,現在教師甄選考的只有專業知識方面,對於人格特質和現場處理能力等幾乎無法評量。就這點來看,如果只是想考上正式老師,似乎把許多實習工作推掉也站得住角。
就如Maslow的理論,連基本的生存需求(工作)都無法滿足,如何去滿足更高階層的需求呢?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