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本來是想要找一些跟論文相關的,不過好像沒有我要的,但也看得蠻有趣的就是了。
如果喜歡思考、對哲學有興趣的請先思考下列2個問題再按「繼續閱讀」。
-----------------------------------------------
x是藍綠色的充分必要條件是:
1.x在西元2020年1月1日以前被觀察過,而且x是綠色的;
2.x在西元2020年1月1日以前「未」被觀察過,而且x是「藍」色的。
根據上述定義,目前觀察到的翡翠都是綠色,因此已被觀察過的翡翠可以支持下列2個假設:
1.所有翡翠都是綠色。
2.所有翡翠都是綠藍色。
※問題:你會支持哪一個假設呢?根據什麼標準?
-----------------------------------------------
以下有2個假設:
1.所有烏鴉都是黑的。
2.所有不是黑的都不是烏鴉。
根據邏輯,若P則Q,非Q則非P。因此上述2個假設在邏輯上意義一樣。
如果以不是黑的又不是烏鴉的事物(如白色的天鵝)來支持第2個假設,此證據能支持假設1嗎?
說明前述2個問題之前我想先提幾十年前流行的「邏輯實證論」學派。
他們認為科學是由邏輯所組成,因此利用演繹和歸納來解釋和說明現象。
因此提出「涵蓋律模式」,利用「普遍定律」和「先行條件」當來說明事象描述,即對現象的解釋。
前者即為我們學到的許多科學理論或公式,後者則是給予限定條件。
換句話說,在「先行條件」的限制下,「普遍定律」便可以完美解釋現象。
我自己也是篤信邏輯,因此看完邏輯實證學派的想法並沒有特別的想法。
同時我們現在學習的科學,至少是在許多學校教育中學到的科學也很符合這樣的想法。
但是「普遍定律」並無法完美解釋真實現象,因為真實世界中有太多因素在影響一個現象的產生。
舉個例子來說我們學到理想氣體方程式時,並無法適用於真實氣體,導致後來有非常多修正公式,但仍無一公式能完美解釋。
因此科學裡出現許多抽象的理論,正由於其抽象的定義,於是旁人無法以實例指責其理論有何缺陷,因為他僅討論在他定義的模糊範圍內。
但是「涵蓋律模式」仍有許多缺陷,在此不討論。
有趣的是,科學家在找出這些科學理論時,並不能僅靠邏輯,還必須富有想像力和創造力。
舉書中的例子,伽利略說:「真空時重物和輕物同時落地」。(我忘記有沒有特別提真空這個條件,但是不影響。)
以當時的科技,並無法達到真空。
此外現今多數科學史學家認為伽利略並未在比薩斜塔進行那有名的實驗,而是他人所作。
甚至連垂直的落地時間伽利略都沒有真的做過,那個結果僅是他推測出來的。
他所做的,只是在小於90度時,不同重量落地時間的差距。
重點是,他依據這樣的實驗數據推出s=1/2gt^2,在那樣的數據下產生的公式有許多可能性,更不用說那個年代哪來的精確量測。
因此許多科學並無法根據經驗而發現或領會科學理論,而是必須經過反覆的沉浸加上抽象的思考,才有可能領會。
如果從這一點來看,就不難體會為什麼許多人無法了解科學(這句是我的想法)。
回到那2個問題。
第1個問題多數人都會認同第1個假設,但是我們卻無法說明依據什麼標準。
而科學中也會出現這樣的情形,決定「正確」並非是根據絕對客觀的因素。
(但是多數人都相信科學,真諷刺。)
第2個問題中同樣談到科學的客觀性。
雖然2個假設在邏輯上是相等的意義,但是同樣的證據卻不能同時支持2個假設。
可是當我們在把一些事情完全畫上等號後,就不覺得有何差異。
換句話說,我們根據邏輯說明了許多事,但是在邏輯上相等的事情,要以證據支持時卻變成2件不一樣的事情(不能以同一證據支持)。
因此才有後來的波柏和孔恩。
簡單的說:
1.邏輯並非科學的唯一。
2.沒有絕對的客觀。
如果喜歡思考、對哲學有興趣的請先思考下列2個問題再按「繼續閱讀」。
-----------------------------------------------
x是藍綠色的充分必要條件是:
1.x在西元2020年1月1日以前被觀察過,而且x是綠色的;
2.x在西元2020年1月1日以前「未」被觀察過,而且x是「藍」色的。
根據上述定義,目前觀察到的翡翠都是綠色,因此已被觀察過的翡翠可以支持下列2個假設:
1.所有翡翠都是綠色。
2.所有翡翠都是綠藍色。
※問題:你會支持哪一個假設呢?根據什麼標準?
-----------------------------------------------
以下有2個假設:
1.所有烏鴉都是黑的。
2.所有不是黑的都不是烏鴉。
根據邏輯,若P則Q,非Q則非P。因此上述2個假設在邏輯上意義一樣。
如果以不是黑的又不是烏鴉的事物(如白色的天鵝)來支持第2個假設,此證據能支持假設1嗎?
說明前述2個問題之前我想先提幾十年前流行的「邏輯實證論」學派。
他們認為科學是由邏輯所組成,因此利用演繹和歸納來解釋和說明現象。
因此提出「涵蓋律模式」,利用「普遍定律」和「先行條件」當來說明事象描述,即對現象的解釋。
前者即為我們學到的許多科學理論或公式,後者則是給予限定條件。
換句話說,在「先行條件」的限制下,「普遍定律」便可以完美解釋現象。
我自己也是篤信邏輯,因此看完邏輯實證學派的想法並沒有特別的想法。
同時我們現在學習的科學,至少是在許多學校教育中學到的科學也很符合這樣的想法。
但是「普遍定律」並無法完美解釋真實現象,因為真實世界中有太多因素在影響一個現象的產生。
舉個例子來說我們學到理想氣體方程式時,並無法適用於真實氣體,導致後來有非常多修正公式,但仍無一公式能完美解釋。
因此科學裡出現許多抽象的理論,正由於其抽象的定義,於是旁人無法以實例指責其理論有何缺陷,因為他僅討論在他定義的模糊範圍內。
但是「涵蓋律模式」仍有許多缺陷,在此不討論。
有趣的是,科學家在找出這些科學理論時,並不能僅靠邏輯,還必須富有想像力和創造力。
舉書中的例子,伽利略說:「真空時重物和輕物同時落地」。(我忘記有沒有特別提真空這個條件,但是不影響。)
以當時的科技,並無法達到真空。
此外現今多數科學史學家認為伽利略並未在比薩斜塔進行那有名的實驗,而是他人所作。
甚至連垂直的落地時間伽利略都沒有真的做過,那個結果僅是他推測出來的。
他所做的,只是在小於90度時,不同重量落地時間的差距。
重點是,他依據這樣的實驗數據推出s=1/2gt^2,在那樣的數據下產生的公式有許多可能性,更不用說那個年代哪來的精確量測。
因此許多科學並無法根據經驗而發現或領會科學理論,而是必須經過反覆的沉浸加上抽象的思考,才有可能領會。
如果從這一點來看,就不難體會為什麼許多人無法了解科學(這句是我的想法)。
回到那2個問題。
第1個問題多數人都會認同第1個假設,但是我們卻無法說明依據什麼標準。
而科學中也會出現這樣的情形,決定「正確」並非是根據絕對客觀的因素。
(但是多數人都相信科學,真諷刺。)
第2個問題中同樣談到科學的客觀性。
雖然2個假設在邏輯上是相等的意義,但是同樣的證據卻不能同時支持2個假設。
可是當我們在把一些事情完全畫上等號後,就不覺得有何差異。
換句話說,我們根據邏輯說明了許多事,但是在邏輯上相等的事情,要以證據支持時卻變成2件不一樣的事情(不能以同一證據支持)。
因此才有後來的波柏和孔恩。
簡單的說:
1.邏輯並非科學的唯一。
2.沒有絕對的客觀。
留言